1105_4.7 GDP 與出生時預期壽命的相關性
第一張圖:Income per capita and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2019
- X 軸:展示的是各國的人均 GDP(以 2011 年固定價格,按購買力平價調整)。
- Y 軸:展示的是各國的預期壽命。
- 顏色:代表不同的地理區域:
- 藍色:亞洲
- 綠色:非洲
- 淺藍色:歐洲
- 橙色:美洲
- 主要趨勢:圖表展示了人均收入較高的國家(如歐美國家)的預期壽命普遍較高,而人均收入較低的國家,尤其是一些非洲國家,預期壽命較低。整體上,GDP 增加與壽命延長呈正相關,但中間有一些例外,如尼加拉瓜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它們的預期壽命高於同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https://thepearl.ghost.io/content/images/2024/10/-2024-10-16-18.55.08.png)
第二張圖:Variable dot sizes show magnitude (population size)
- 與第一張圖的變數相同,但這張圖還引入了氣泡的大小來表示各國的人口規模。
- 例如,中國和印度的氣泡非常大,因為這兩個國家擁有全球最多的人口。
- 主要趨勢:
- 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國如中國和印度,儘管 GDP 不如發達國家,但預期壽命卻在穩步增長。
- 像新加坡、卡塔爾這樣的小國家,雖然人口不多,但 GDP 非常高,並且其居民的預期壽命也非常高。
![](https://thepearl.ghost.io/content/images/2024/10/0-16-18.55.28.png)
第三張圖:Animation reveals change over time (1989–2019)
- 這是一個顯示隨著時間推移,從 1989 年到 2019 年各國人均收入和預期壽命如何變化的動畫式圖表。
- 1989 年:
- 在這一年,亞洲和非洲國家的預期壽命和 GDP 仍然普遍較低,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如西歐國家)達到了較高的人均收入和預期壽命。
- 中國:處於較低的收入與壽命區間。
- 1999 年:
- 世界經濟有所增長,許多國家的 GDP 和預期壽命均有所提高。中國的發展顯著,預期壽命上升。
- 2009 年:
- 大部分國家的 GDP 繼續上升,發展中國家的預期壽命也有所提高。
- 2019 年:
- 中國已經大幅提升人均 GDP,並且預期壽命也進一步上升。
- 世界上的貧富差距在逐漸縮小,但一些貧困國家(尤其是非洲)仍然面臨預期壽命和收入水平的挑戰。
![](https://thepearl.ghost.io/content/images/2024/10/2024-10-16-18.55.38.png)
- 這些圖表清晰展示了人均收入與預期壽命之間的關聯,並顯示了地區和國家之間的差異。
- 隨著時間推移,許多國家的生活條件和健康狀況都有所改善,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等人口大國。
- 然而,儘管全球總體的收入和壽命水平提高了,但非洲部分地區的進步依然有限,全球範圍內仍存在顯著的經濟和健康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