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之所以喜歡召喚自己控制不了的力量
人類之所以喜歡召喚自己控制不了的力量,背後的原因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探討,包括心理需求、社會合作網絡的建構、以及對資訊不確定性的處理。這一現象並非僅僅源自人類對不可控事物的恐懼,而更多是因為在面對無法掌握的巨大力量時,人類傾向於命名和賦予意義,藉此理解並試圖掌控它們。正如《Nexus》一書所揭示的,人類在大規模合作網絡中需要一種共同的語言和框架來面對複雜且無法預測的力量,從而促進合作和協同應對。
1. 心理需求與命名
人類有一種天生的心理需求,即為無法掌控的事物賦予名稱。命名本身就是一種控制的象徵,儘管實際上可能並不能改變這些力量的本質,但命名讓人類感覺自己能夠理解並框架這些力量。比如,在面對自然災害時,人類賦予颶風、地震或火山爆發等現象特定的名稱,這不僅能夠減輕心理上的恐懼感,還有助於形成一種共同的認知,方便社會在面對這些災難時協同應對。
這種心理需求在歷史上也反映在宗教和神話中。古代社會通過創造神靈和故事來解釋不可知的自然現象,這些虛構的力量雖然無法直接被控制,但透過祭祀和禱告等儀式,人類相信自己與這些力量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繫,甚至能夠影響其行為。這種對未知力量的召喚和命名,實際上是人類試圖掌控無法掌控的力量的一種方式。
2. 經濟市場中的不可控力量
全球金融市場是另一個例子,展現了人類如何在面對無法控制的經濟力量時,試圖通過命名來賦予意義並加以理解。市場波動如同一種不可預測的力量,影響著全球經濟的運行。即使投資者、政府和企業等社會個體構成了一個複雜的合作網絡,這個系統仍然經常被「無法控制」的因素如「黑天鵝事件」或「市場崩盤」所左右。
這些事件本質上是由資訊不對稱、決策失誤或全球經濟中無法預見的變量引發的。儘管市場的波動性難以完全掌握,但人類通過創造這些名詞來賦予它們某種程度上的意義,這有助於理解市場力量背後的機制,並嘗試採取相應的策略來應對。這也是人類在面對經濟系統中的巨大不確定性時,試圖掌控不可控力量的一種方式。
3. 氣候變化:面對無法控制的自然力量
氣候變化是現代社會面臨的另一個巨大的不可控力量。全球氣候系統的運作極其複雜,由許多自然和人類因素共同影響。然而,隨著氣候變暖的影響日益加劇,人類的干預能力顯得非常有限。儘管如此,科學界和社會仍然通過賦予這些現象特定的名稱,如「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等,來幫助我們理解這些自然力量的作用機制。
這些名詞的出現,不僅是為了讓人們對環境問題有更好的認識,還是人類希望通過合作來應對這一全球性的挑戰。命名這些現象是人類處理資訊問題的一種策略,讓各國、企業和公民能夠有一個共同的語言來討論和協同解決這一問題,儘管氣候系統本身仍然遠超人類的控制範圍。
4. 宗教與神話中的不可控力量
在人類文明的早期,宗教和神話中的力量是用來解釋自然界中不可預測和不可控的現象的典型方式。古人觀察到的天災、人禍、疾病等現象,通常無法用當時的科學知識來解釋,因此他們通過創造神靈、怪物和各種超自然力量來賦予這些現象意義。
例如,在古希臘神話中,眾神如宙斯或波塞頓的行為被認為是自然災害的直接原因。這些神話故事雖然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是虛構的,但在當時它們提供了一種對不可控力量的理解方式,使得人們能夠在面對這些力量時找到心靈上的安慰。同時,這些敘事也幫助大型社會合作網絡中建立起一種共同的信仰和價值觀,讓社會成員能夠對這些現象做出一致的反應。
5. 集體行動與資訊問題
無論是面對經濟市場的波動、氣候變化,還是宗教中的超自然力量,人類命名不可控力量的背後,往往是為了處理資訊不確定性。在大型合作網絡中,資訊的不對稱和不透明會導致誤解、混亂,甚至引發恐慌。命名這些力量有助於建立共同的理解框架,從而促進合作和協同應對。
比如,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資訊的不透明性和科學數據的複雜性常常讓普通公眾難以理解其深遠影響。賦予這些現象簡單易懂的名稱,則可以幫助傳遞資訊,讓公眾更容易參與到全球氣候行動中來。
在經濟市場中,命名不可控力量也能幫助市場參與者理解潛在的風險,並做出相應的決策。儘管這些名詞無法消除不確定性,但它們至少可以提供一個參考框架,讓人們能夠更有效地應對這些未知力量的衝擊。
總結
人類喜歡召喚自己無法控制的力量,並不是因為我們天生迷信或懼怕這些力量,而是因為我們需要通過命名和賦予意義來理解這些不可控的現象。在大規模合作網絡中,這種命名不僅有助於處理資訊的不確定性,還有助於建立一種共同的理解框架,促進集體行動。
無論是經濟市場的波動、氣候變化的不可預測,還是宗教和神話中的超自然力量,人類通過命名和召喚這些力量,為自己創造了一種控制感,儘管這種控制感可能是虛幻的,但它在維持社會秩序和促進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