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A Health ‘Kuznets’ Curve’?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Evidence on Concentration Indices

Review: A Health ‘Kuznets’ Curve’?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Evidence on Concentration Indices
Photo by frank mckenna / Unsplash

作者: Joan Costa-Font, Cristina Hernandez-Quevedo, Azusa Sato
出版資訊: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Volume 136, Pages 439–452, 2018. DOI: 10.1007/s11205-017-1558-8


摘要

本文檢驗了健康庫茲涅茨曲線(Health Kuznets Curve)的假設,即經濟發展與收入相關健康不平等之間是否存在倒U形關係。研究使用橫斷面數據(World Health Survey)和縱向數據(European Community Household Panel),通過集中指數(Concentration Index, CI)衡量健康不平等,發現健康不平等在國家達到人均GDP 26,000至38,700美元時出現拐點。研究結果顯示,經濟發展初期健康不平等增加,但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健康資源的普及性逐漸降低了不平等。


主要貢獻

  1. 首次實證全球健康庫茲涅茨曲線:
    使用橫斷面與縱向數據驗證經濟發展與健康不平等之間的倒U形關係,填補了現有文獻的空白。
  2. 量化健康不平等與經濟發展的拐點:
    明確指出健康不平等的減少開始於人均GDP 26,000至38,700美元之間,為政策干預提供量化依據。
  3. 提供跨國與時序分析視角:
    結合橫斷面與縱向數據,揭示了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下健康不平等的變化趨勢。

研究方法

  1. 數據選擇與處理:
    • 橫斷面數據: 來自70個國家的世界健康調查(WHS),涵蓋多樣的經濟發展水平。
    • 縱向數據: 歐洲社區住戶面板(ECHP),分析1994-2001年歐洲15國的健康不平等趨勢。
    • 健康衡量: 將自評健康數據轉化為二元變數,並通過購買力平價(PPP)和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調整家庭收入。
  2. 模型設計與分析:
    • 採用集中指數(CI)作為健康不平等的衡量標準。
    • 使用二次多項式回歸檢驗健康不平等與GDP的倒U形關係,並計算反轉點位置:
  1. 統計模型與檢驗:
    • 應用OLS與Tobit模型進行回歸分析,捕捉數據限制與異質性。
    • 在縱向數據中採用GLS模型,控制時間效應與國家特性。

結果與建議

  • 主要發現:
    健康不平等在經濟發展初期隨人均GDP增加而擴大,但在拐點後開始下降,驗證了健康庫茲涅茨曲線的存在。
  • 政策建議:
    • 加強健康保險與預防性健康計劃,提升健康資源分配的公平性。
    • 在經濟發展中期優先針對收入較低人群實施健康干預,以縮小不平等差距。
  • 未來研究方向:
    • 深入探討影響健康不平等的機制,例如民主化進程與健康資源再分配的作用。
    • 檢驗純粹健康不平等與收入相關健康不平等的差異。

結論
本文提供了健康庫茲涅茨曲線的實證證據,表明收入相關健康不平等隨經濟發展先升後降。研究強調政策干預在健康公平性中的重要性,並為全球健康政策制定提供了實證支持。

作者
Joan Costa-Font, Cristina Hernandez-Quevedo, Azusa Sato

Citation: Costa-Font, J., Hernandez-Quevedo, C., & Sato, A. A Health ‘Kuznets’ Curve’?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Evidence on Concentration Indice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18, 136, 439–452. DOI: 10.1007/s11205-017-1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