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The Art of Valuation - Using Visual Analysis to Price Classical Paintings by Swedish Masters

Review: The Art of Valuation - Using Visual Analysis to Price Classical Paintings by Swedish Masters
Photo by Europeana / Unsplash

作者: Adri De Ridder, Steffen Eriksen, Bert Scholtens
出版資訊: PLOS ONE, Volume 19, Number 1, 2024. DOI: 10.1371/journal.pone.0296906


摘要

本文探討藝術市場中畫作的定價機制,特別關注視覺分析在評估瑞典古典畫作價格中的應用。研究基於 6,566 件瑞典畫作的手工收集樣本,並使用視覺分類方法分析影響價格的因素。結果表明,畫作的技法、主題、拍賣行及其銷售狀況對價格有顯著影響。此外,視覺分析優於傳統基於標題的分類方式,因後者存在系統性誤差,導致部分畫作無法被正確歸類。本文強調藝術特徵對於減少估價誤差的重要性,並提出更精確的藝術市場評估方法。


主要貢獻

挑戰傳統的藝術品分類與定價方式

傳統藝術市場研究通常依賴畫作標題來分類畫作主題,但本研究發現此方法可能導致系統性誤差,因為畫作名稱可能與實際內容不符,甚至可能改變。本研究通過視覺分類法,確保所有畫作都能正確歸類,減少了因標題不明確或缺失而導致的測量誤差。

強調藝術技法與主題對價格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畫作的技法、主題與最終成交價密切相關。其中,油畫通常比水彩、粉彩及混合媒材的畫作價格更高。此外,裸女畫作(Nude)在市場上通常能獲得顯著溢價,而靜物畫(Still Life)則相對價格較低。

修正拍賣市場的選擇性偏誤

過去的研究多關注於成功拍賣的畫作,而忽略了未售出的畫作可能對市場定價的影響。本研究利用 Heckman 兩階段模型修正選擇性偏誤,發現未售出畫作的特徵與已售出的畫作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發現對於未來藝術市場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方法

數據與樣本選取

  • 本研究收集了 2010 至 2020 年間三大瑞典拍賣行(Bukowskis、Stockholms Auktionsverk、Uppsala Auktionskammare)拍賣的 6,566 件瑞典古典畫作,涵蓋油畫、水彩、粉彩及混合媒材。
  • 畫作價格經通膨調整至 2020 年瑞典克朗(SEK)。

視覺分析 vs. 傳統分類

  • 視覺分類法: 由藝術專家親自檢視每幅畫作,將其歸類至八大主題(如風景、肖像、裸女、靜物等)。
  • 傳統標題分類法: 依據畫作標題進行關鍵字檢索分類,但發現約 60% 的畫作無法準確分類,導致估價誤差。

統計方法

  • Hedonic Pricing Model(特徵價格模型): 透過回歸分析量化畫作特徵對價格的影響,如技法、尺寸、主題等。
  • Heckman 兩階段選擇性修正模型: 透過第一階段 Probit 模型估計畫作是否能成功售出,並在第二階段回歸中修正樣本選擇偏誤。

結果與建議

理論結果

  1. 視覺分類能夠更準確地反映畫作的市場價值:與傳統基於標題的分類相比,視覺分析方法能夠有效減少系統性誤差,提高畫作估價的準確性。
  2. 畫作技法與主題對價格影響顯著:油畫價格顯著高於其他媒材,而裸女畫作通常溢價較高,反映市場偏好。
  3. 拍賣行對價格影響重大:Bukowskis 拍賣行的成交價普遍較高,顯示其在瑞典藝術市場中的影響力。

實踐洞察

  • 建議拍賣行採用視覺分析進行畫作分類,以提升市場價格預測的準確性。
  • 藝術家在創作時可考慮市場趨勢,例如裸女畫作通常溢價較高,而靜物畫價格較低。
  • 畫作大小影響價格,但過大反而會降低成交機率,因此市場定位時應考慮畫作尺寸。

未來研究方向

  • 應用機器學習技術 進行畫作分類,提高畫作價格估計的自動化程度。
  • 進一步研究藝術市場的非效率性,特別是拍賣行的壟斷程度如何影響市場價格。
  • 研究不同類型藝術品(現代藝術、數字藝術等)的市場定價機制,與古典畫作進行比較分析。

結論

本研究為藝術市場的定價機制提供了新視角,證明視覺分析方法能有效改善畫作估價的準確性,並發現畫作技法、主題、拍賣行等因素對價格的影響顯著。未來研究應進一步探索機器學習技術與藝術市場分析的結合,以提升市場評估的效率與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