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eart Kuznets Curve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diac conditions
摘要
- 研究主題: 國家收入與血壓的關係
- 研究方法: 分析 1980 年至 2008 年 136 個國家的人均 GDP 和男性平均收縮壓數據,使用迴歸分析和皮爾遜相關係數 ( Pearson Correlation )。
研究發現
- 呈現類似“倒U型曲線”的趨勢,類似於“Heart Kuznets Curve ”。
- 低收入國家:收入增加,血壓升高(正相關)
- 高收入國家:收入增加,血壓降低(負相關)
可能原因
- 收入增加導致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
- 高收入國家醫療服務和教育水平較高。
- 醫療服務和教育的改善可能需要達到一定收入水平才能抵消血壓的上升。
韓國是典型的例子
韓國是 136 個國家中唯一一個樣本中以中低收入國家開始此系列的國家
1980 年的國家(GDPPC 為 3,358 美元),最終成為高2008 年收入國家(GDPPC 為 15,349 美元)。
GDPPC 出現轉折點10,000 美元。隨著 GDPPC 在此點上繼續增加,我們
在該系列的最後幾年觀察到收縮壓下降。
(本圖取自World Bank, 2020/08 , 104953)
![](https://thepearl.ghost.io/content/images/2024/05/Koreas_GDPPC-and-SBP.png)
結論
- 早期投資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可以避免“Heart Kuznets Curve”。
- 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傾向於改變飲 食和習慣,並有更好的機會獲 得醫療 服務和教育,這會影響血壓。
- 這將有助於避免血壓上升帶來的經濟和人口影響。
研究數據
本研究使用了公開的時間序列數據庫,其中包含各國的血壓和經濟狀況指標。主要使用了以下兩個變量:
- 男性人口平均收縮壓 (SBP):以 mmHg 為單位,年齡標準化後的平均值(數據來源:ICL, 2018)。
- 人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 (GDPPC):以 2000 年美元計價,單位為美元(數據來源:世界銀行,2018 年)。
Keywords:
Kuznets Curve
Economic development
Health policy
Heart risk factors, blood pressure
World Bank, 2020/08 , 104953
a Fundação Getulio Vargas (FGV/EAESP), Brazil
b Fundação Getulio Vargas (FGV/EAESP and FGV/EBAPE), Brazil
c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Maranhão (UFMA), Brazil
d SURGP&D – Company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Medicine/Surgery, Brazil
e Paulista School of Medicine/Sao Paulo University Hospital – Federal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Brazil
f Institute for Global Public Policy and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 (SIRPA), Fudan University,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