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
你看.你看
清風起 水波盪漾
月映湖心 泛舟夜微涼
輕聲洞簫訴心事
誰的背影轉身在遠方
朱砂夢 隨風飄零
綠柳垂 花開又一季
望斷天涯心猶記
春去秋來與誰共晨曦
你看 你看 十里外有光
渡風月間 任心緒飄蕩
摘一朵星光 對夜輕唱
莫負這段年華 夢在心上
你聽 你聽 花開聲響亮
踏過流年 看未來綻放
取一盞時光,細酌輕狂
迎明日花開,隨心飛揚
月光如水 映照笑顏
夜色撫過 心跳漸蔓延
風月依舊 悄悄寫下詩篇
不問前路多遠 風雨並肩
你看 你看 莫問明日愁
就讓此刻 隨夢想起飛
夜色濃 心還在天邊
青春結伴同行
笑迎東方滾滾長江
.時光詩韻首章
在寫《你看,你看》這首歌時,我腦海裡浮現了一個畫面:那是蘇東坡站在赤壁之上,凝望滾滾長江的情景。這位宋代文人曾在赤壁的風景中體會到人生的無常與壯闊,感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的詩意和哲思,對我有著深深的啟發,也成為這首歌的靈感來源之一。
當蘇東坡在赤壁遠眺長江之時,他的心情或許是複雜的,有對過去歲月的追憶,也有對現實無奈的叩問。但在那奔流不息的江水之中,他同時看見了希望與生命的力量。這種感受,正是我想在《你看,你看》中傳達的:無論面對多大的波濤與困難,生命就像長江一樣,總是在不斷前行。我希望聽眾能夠在這首歌裡,找到與蘇東坡在赤壁感受到的那種壯麗與超脫,並在心境上獲得一種內心的安定。
「清風起,水波盪漾,月映湖心,泛舟夜微涼」,就像是蘇東坡泛舟赤壁的夜晚,那種與自然共鳴的心境。那一刻的東坡,或許是感嘆歲月如水,但更是因為看見了長江的永恆流動,而生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時間的敬意。我希望這段意境,能夠讓每個人感受到人生的壯闊與滄桑,並提醒我們珍惜當下,正如蘇東坡所說的「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我們都是天地間的過客,但心中可以有長江般的氣魄。
「你看,你看,十里外有光」,這句歌詞正是我對蘇東坡心情的另一種詮釋。儘管他在人生的低谷中感受到挫折與孤獨,但當他仰望天空、眺望長江,內心的光芒並未因此熄滅。這正是我想傳遞的訊息:即使生活中有再多的挑戰,只要心中仍有一絲光亮,未來的路就永遠充滿希望。
在結尾的部分,「月光如水,映照笑顏」,更像是一種對蘇東坡心境的致敬。他在赤壁留下的不只是詩句,還有他對人生的達觀與豁達。我希望這首歌能夠成為現代人的赤壁賦,在每個孤獨的夜晚、迷茫的時刻,帶來一絲慰藉和激勵。願每位聽眾都能在歌聲中,體會到蘇東坡的赤壁心情,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江水,勇敢迎向人生的風雨。
赤壁賦
《赤壁賦》的結構可以分為敘事和抒情兩部分,且二者相互交織,通過具體的場景描寫和哲理思考來抒發情感。
敘事
- 引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 敘述時間、地點、人物,簡要交代背景,描寫了蘇軾與朋友在秋夜赤壁下泛舟的情景。
- 泛舟情境的描寫: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 描寫環境的寧靜與雅致,通過泛舟、飲酒和吟詩等活動渲染當時的情境。
- 月夜景色的刻畫: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 以景寫情,描繪月光、露水和江面的景象,展現大自然的壯麗和浩瀚。
抒情部
- 情感抒發: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 通過抒情,表達心境的自由飄逸和超然脫俗的感受。
- 感慨人生的無常與短暫: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 反映對人生短暫的嘆息,對江水長流不息的羨慕。
敘事與抒情交織
- 客吹洞簫而和之,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 敘事中帶有抒情,描寫簫聲的哀怨,反映出悲涼的情緒。
-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與客對話。
- 敘述蘇軾的神態變化,引出他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和思考。
- 客的回應:引述曹孟德的詩句,感嘆英雄的消逝。
- 以對話形式展現客的內心感受,進一步深化人生無常的主題。
哲理議論與抒情融合
- 蘇軾對水與月的哲理思考: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 將議論與抒情結合,表達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深刻思索。
- 天地之間,物各有主,雖一毫而莫取。
- 論述人應該珍惜眼前的自然之美,將情感融入對自然的讚美和對人生的達觀態度。
結尾的
- 結束泛舟,餚核既盡,杯盤狼籍。
- 回到具體的敘事,描寫飲酒作樂結束後的場景,並以東方既白作為結束,暗示新的一天到來。
整篇文章的結構是敘事與抒情相輔相成,借助具體的場景描寫來引發哲理思考,表現出對人生的感悟與對自然的欣賞,達到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的效果。